圓形鑽石理想切工

無論是要購買天然鑽石或培育鑽石,本文都適用於挑選圓形明亮式的鑽石!為買鑽石做功課時,你一定聽過許多商家在強調理想切工,完美切工,嚴選切工,頂級切工……等等。切工真的那麼複雜嗎?如果自己不學著看鑑定證書,那你就永遠只能聽銷售員的廣告台詞。

本文會講述鑽石切工的演進,文章會較長,有興趣的人可以慢慢看,心急的人可以直接先看結論:

GAEA 對現代圓鑽切工的建議

  1. 面比例 (Table):54~57%
  2. 總深度比例 (Total Depth):59.8~61.8%
  3. 冠部角度 (Crown Angle):33.7~35.8 度
  4. 底部角度 (Pavilion Angle):40.1~41.2 度
  5. 腰圍 (Girdle):細到微粗 (Thin to Slightly Thick)
  6. 尖底 (Culet):無刻面 (none) = 有尖底 (pointed)


GAEA的建議
鑽石尖底種類

鑑定書上怎麼看切工比例

我們官網上提供三間國際鑑定所的鑑定書IGIGCALGIA,以下會透過圖片標示位置,幫助您挑選鑽石。如果閱讀上還是有困難,歡迎透過我們線上客服諮詢!

IGI

IGI鑑定書-切工比例
IGI鑑定書-切工比例
IGI鑑定書雷射刻字版-切工比例
IGI鑑定書雷射刻字版-切工比例

GCAL

GCAL鑑定書-切工比例

GIA

GIA-切工比例

鑽石切工緣起

1919年,一位來自比利時著名鑽石切磨師家族的博士生- 馬塞爾·托爾科夫斯基 (Marcel Tolkowsky) 發表了一篇有關圓形明亮式的鑽石切工論文,並且收錄在他的著作 “Diamond Design” 內。儘管閃爍光在他的文章中較不受重視,他也確實計算出某些條件下,鑽石能釋放出最大的火光與亮度的切工比例。

Marcel Tolkowsky 概述的鑽石比例

  • 桌面比例 (Table):53%
  • 總深度 (Total Depth):59.3%
  • 底部高度 (Pavilion Heigh):43.1%
  • 冠部高度 (Crown Heigh):16.2%
  • 冠部角度 (Crown Angle):34.5°
  • 底部角度 (Pavilion Angle):40.75°


理論存在的一些問題

  1. Marcel Tolkowsky 的圖表沒有明確定義鑽石的腰圍厚度

    必須強調 Marcel Tolkowsky 並不是忘記腰圍的存在,而是為了討論上方便。沒有腰圍或超薄的鑽石腰圍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現實生活中,過薄的腰圍容易損壞,並且鑽石冠部與底部之間是需要有一定間隔,才能為沿著鑽石腰圍對刻面進行拋光,所以現代一般都會建議鑽石腰圍至少要0.7%或更多。

  2. 光源的不同

    Marcel Tolkowsky 提出的冠部高度:16.2%,以現代的觀點來看太陡峭了,在珠寶店的鹵素燈(針火光源)下,陡峭冠部的鑽石往往看起來很棒,但這並不適用現代人的生活。在 Diamond Design 發表6年後,馬文·皮普金 (Marvin Pipkin) 發明了第一個內部磨砂燈泡,這讓我們多數人生活在漫射的日光燈下,如此 16.2% 的鑽石冠高會導致鑽石中間看起來很暗。
  3. 二維的概念不足以解釋三維中的鑽石

    雖然昂貴的鑽石本身都是高度對稱,但在嚴格的計算光線反射中,每一個刻面的些微角度差異,都會導致最終的結果偏差。除此之外,光線是會從多方向與多角度穿透鑽石,並且有時會在鑽石內部反射兩次以上,這都是當時並未考慮到的。

  4. 該理論著重在鑽石的亮光與火光,鮮少討論鑽石的閃爍光。以下會用較簡單的方式配合鑽石影片介紹這三者:
    • 亮光(Brillance):透過鑽石刻面反射至觀察者眼中的白光。
    • 火光(Fire):白光被鑽石分散所形成的七彩光。
    • 閃爍光(Scintillation):當鑽石、觀察者、或光源移動時,綜合評量鑽石上光點閃動的程度與鑽石上的明暗區的相對大小與對比。
亮光+火光+閃爍光

閃爍的鑽石雖然受人喜愛,但實務上,許多客戶更重視鑽石的視覺大小。這裡說的是偏好同重量下,看起來更大顆的鑽石,這與鑽石的桌面比例與直徑有關。鑽石富含親油性,平日配戴必定沾有灰塵與保養品,上面所提到的亮光,火光與閃爍光會受到配戴習慣很大的影響,但視覺的大小並不會。

注意:若您要求視覺大小,該篇文章的內容並不適合您,您應選擇較大的桌面比例 (Table) 與相同重量下較大直徑 (Diameter) 的鑽石,這也是另一種好選擇,只是每個人對鑽石追求的目標不同而已。


美國理想切工鑽石的出現

被認為起源於美國的鑽石切工,就必須提到拉扎爾·卡普蘭 (Lazare Kaplan),他與馬塞爾·托爾科夫斯基 (Marcel Tolkowsky)是堂兄弟,1900年代,他在紐約成立 Lazare Kaplan International (LKI),數年後即開始推廣美國理想切工鑽石,或許他的靈感正是來源於 Marcel Tolkowsky。

過去的美國理想切工鑽石

歐洲精細切工鑽石

European cut,也有人稱作 Practical Fine Cut,是1939年,Eppler 在德國創建的鑽石切磨標準,他對傾斜進入鑽石的光線也做了考量,改進了 Marcel Tolkowsky 的論點,在歐洲國家造成一時的風行。

歐洲精細切工

觀測鑽石切工設備

特製紅環蔡司放大鏡
Firescope

1980年,日本寶石學家 Kazumi Okuda 透過蔡司光學放大鏡與特製的紅環開啟了觀測鑽石刻面工具的時代。1984年時 Kazumi Okuda 與他的同事又開發了一款名為 Firescope 的儀器,透過三維的觀察鑽石光返與漏光,彌補了 Marcel Tolkowsky 二維的理論,並在1990年的美國市場,由 Eight Star 公司開啟了強調優質八心八箭鑽石的時代。

注意:這裡說的八心八箭鑽石,是要滿足嚴格標準的,並不是指銷售員,讓不懂鑽石切工的客戶單純看到八顆心八支箭的鑽石。您在聽到對方說完美切工時,最好要求觀看鑑定證書,請銷售員解釋他們的切工比例挑選標準!切記,您不是專業人士,鑑定書上的數字比您的眼睛準多了

珠寶店常見八心八箭鏡(常見藍色或紅色)
看起來是不是還不錯
承認吧
其實你不知道有什麼不同
過去工具所得出的現代八心八箭的基礎


鑽石切工設計的進步

  • 更耐用的腰圍厚度。
  • 腰圍上增加小刻面。
  • 腰下刻面增長。
  • 星形刻面長度增長。
  • 尖底尺寸增加。


從 Marcel Tolkowsky 提出的鑽石切工以來,切磨工具與鑽石觀測設備一直在進步,人們生活環境的光源也在改變,鑽石切工也陸續做了許多改進。

考量到上述理論的問題,並與八心八箭的基礎結合,GAEA 透過專業機構的現代光線追蹤系統來更好的模擬鑽石光線的回返,也參考了各大鑑定所與鑽石切磨軟件的研究,例如:GAAL鑑定所的光學評級方式AGS的分級系統GIA切工分級標準DiamCalcDiBox 來取得鑽石亮光、火光、閃爍光的平衡。

鑽石腰圍上增加的小刻面
DiBox
DiamCalc
GCAL 光學閃耀度分析
GCAL 光學閃耀度評級
GCAL 光學對稱度分析
GCAL 光學對稱度評級

我們的推薦如下:

  1. 桌面比例 (Table):54~57%
  2. 總深度比例 (Total Depth):59.8~61.8%
  3. 冠部角度 (Crown Angle):33.7~35.8 度
  4. 底部角度 (Pavilion Angle):40.1~41.2 度
  5. 腰圍 (Girdle):細到微粗 (Thin to Slightly Thick)
  6. 尖底 (Culet):無刻面 (none) = 有尖底 (pointed)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