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培育鑽石(未來鑽石)-Lab-grown Diamond?

鑽石鑑定真實比較

野生玫瑰花與溫室栽種的玫瑰花,都是玫瑰花嗎? 如果你回答:是!那培育鑽石(未來鑽石)與天然鑽石也是一樣的。

培育鑽石是指在實驗室,透過科學家培育出來的鑽石(Lab-grown Diamond),其組成元素、物理化學與光學特性均與天然鑽石相同,所以無法利用肉眼、放大鏡甚至顯微鏡來分辨。目前有以下兩種主流培育方式

  1. 化學氣相沉澱法 (CVD)
  2. 高溫高壓法 (HPHT)
未來鑽石生產方式
培育鑽石(未來鑽石)的原石

2018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特別公布,在珠寶行業規範中,鑽石的定義已刪除了 “天然” 一詞,現在所稱的鑽石同時包含了天然鑽石與培育鑽石。美國寶石學院 GIA 也於2020年8月宣布,將發行新版鑑定證書給予培育鑽石,一切比照天然鑽石 4C 方式分級。這代表培育鑽石在珠寶業內已有不可或缺的影響力。現代科技的進步與成熟,在實驗室培育鑽石已不再是夢想,這將讓更多人輕鬆擁有更大顆的鑽石。

培育鑽石天然鑽石
化學成分碳(C)碳(C)
晶體結構立方晶體結構立方晶體結構
折射率2.422.42
比重3.523.52
色散0.440.44
光學透明Deep UV-Far IRDeep UV-Far IR
培育鑽石與天然鑽石成份比較

顯微鏡下拍攝的鑽石

培育鑽石(左) VS. 天然鑽石(右)- 更多市面類似產品比較

培育鑽石的商業名稱

由於實驗室培育的鑽石(Lab-grown Diamond)引進台灣市場時間尚短,在市場上充斥許多商業名稱,為了避免消費者混淆,故列舉常見中英文名稱如下:

  • 培育鑽石
  • 未來鑽石
  • 實驗室鑽石
  • 科技鑽石
  • 合成鑽石
  • 人造鑽石
  • 環保鑽石
  • 培植鑽石
  • Lab-grown diamond
  • Lab-created diamond
  • Man-made diamond
  • Cultured diamond
  • Synthetic diamond
  • Eco-friendly diamond
  • Future diamond

我們在台北做的盲測與調查

2021年初,GAEA 在台北圓山花博爭艷館婚紗展,進行培育鑽石與天然鑽石盲測與接受度調查。共 212 個受訪者,70% (148位) 認為求婚可以接受培育鑽石,15% (32位) 求婚鑽戒以外的珠寶飾品才可接受培育鑽石,15% (32位) 僅接受天然鑽石。

兩支鑽戒盲測分辨,結果當然是不能分辨。受測者中也不乏其他鑽石業者挑戰,認為能夠靠肉眼或放大鏡分辨,但實際上都是無依據的猜測,經歷調換戒指後,仍舊分辨失敗。

比較令人驚訝的事,當中有 5 位受訪者,都已經擁有一樣以上培育鑽石產品,雖然不多且都購自國外,但也代表這項新產品的能見度日漸提高!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GAEA 蓋亞鑽石(@gaeadiamond)分享的貼文

與市面上其他類似石比較

鑽石(Diamond)=培育鑽石(Lab-Grown Diamond) ≠ 摩星石(Moissanite)鋯石(CZ)水鑽
(閱讀更多:我們做的詳細成分與實際拍攝比較)

有些人會好奇,既然肉眼無法分辨鑽石與培育鑽石,那科學上有方式辨別嗎?組成元素、物理化學特性都相同的情況下,是無法單獨依靠人類來分辨的,就算是再有經驗的珠寶商也不行。目前國際的大型珠寶鑑定機構多利用非常強的紫外光照射鑽石,藉此觀察鑽石生長的痕跡來協助判斷,但仍遭遇許多鑑定上的困難與挑戰,目前尚未有100%區分的方式。以下提供 Business Insider 對培育鑽石製作過程的報導,歡迎透過客服與我們鑑定師聯繫,了解更多有關培育鑽石的資訊。

培育鑽石製作過程

延伸閱讀: